【戰“疫”手記】全能的“留守”丈夫
“小周,太謝謝你了,要不是你,我跟老伴都不知道怎么辦好了。”看著為了給自己家送米面等生活物資,累的氣喘吁吁的周正昌,家住武漢市江岸區同安家園小區的劉大姐心里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提起“小周”,在同安家園小區可是人人都豎大拇指。受疫情影響,近期武漢市全部小區均實行了封閉式管理。憑借長期在工地摸爬滾打練就出的好身體,整個春節期間,來自電建地產華中區域洺悅江灣項目工程部的周正昌作為小區志愿者,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上門服務,得到了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業主的一致好評。
談到為什么敢做這個特別的“逆行者”,周正昌說:“一是因為家里有個榜樣,我愛人是同濟醫院的護士,二是因為我是央企職工。”
突然的疫情 毅然地堅守
1月19日,此時已臨近春節,洺悅江灣項目工地現場紅紅的福字和長形的封條昭示著一年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周正昌正在巡查項目現場的時候,已經在同濟醫院連續工作十三天的愛人蔡琦打來電話,今晚八點下班,可以回家吃晚飯。
晚上八點半,周正昌準備好了晚餐,給愛人打了四個電話才接通。“今晚有點忙,得十點了,”愛人話還沒說完,電話那頭傳來背景音:“17床呼叫”,緊接著就是嘟嘟的掛斷音。周正昌記不起最近愛人每天是幾點回來的。作為武漢地區醫療條件最好的醫院之一,愛人所在的同濟醫院兒科病房重癥監護室的護士,面對的都是最緊急、最危重的患兒,尤其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更是每天忙的都找不到北。晚上十一點半,愛人才回到家,黑眼圈卻比昨天更重了:“今年年夜飯看起來又泡湯了,醫院都忙不過來。”
由于疫情嚴重,蔡琦和同事都申請了延后休假。原本倆人計劃趁春節出去旅行一次,現在因為疫情也不得不取消。
減輕你的負擔 幫助身邊的人
為了讓愛人專心工作,周正昌狠心將4歲的閨女送往了爺爺奶奶家,自己則一個人留守在武漢照顧愛人,并主動請纓在小區擔任了志愿者。
開車從家到醫院單程需要四十分鐘,為了能讓愛人在車上多睡一會,周正昌主動承擔了愛人每天上下班的接送任務。白班每天早上7點開車送去醫院,夜班凌晨1點送去醫院。愛人多次說:“我會開車,你不用送我。”“這車大,你開不好。”周正昌知道,同濟醫院作為首批接受新冠肺炎病人的定點醫院,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非常高,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病毒。周正昌希望通過自己的貼心服務讓愛人養精蓄銳、更好地開展工作:“雖然我不能和你一起上一線,但我會是你最堅強的后盾”。
除了努力為愛人做好服務工作,周正昌還不遺余力的為社區其他業主服務,社區的宣傳勸導、摸排管控,哪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在通過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到社區部分老人因為行動不便或者不會團購,無法采購生活必需品后,他急人所急,逐一打電話詢問老人的需求,用手機下單團購,幫他們解決生活的困難,成為了小區業主們口中“全能小周”。
作為“留守丈夫”,今年他也度過了一個有生難忘的假期——一個人的春節,但他卻說:“愛人身在一線,我也要在后方幫助更多的人,一個人也不孤單!”